近日,由迪丽热巴、金世佳领衔主演的电视剧《利剑・玫瑰》在央八热播,打拐题材自带的关注度与明星主演的号召力,让该剧在开播之初便备受瞩目。然而,随着剧情的推进,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,引发了观众的诸多讨论。
该剧首播日成绩亮眼,酷云收视率达到 1.8902%,不少账号纷纷鼓吹其峰值收视率数据,仿佛预示着一部爆款剧的诞生。但令人意外的是,第二日播出后,收视率下滑至 1.6971%,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。这一变化不禁让人思考,为何拥有优势题材的《利剑・玫瑰》,未能持续保持良好的收视态势呢?
从剧作本身来看,叙事失真或许是关键因素之一。剧中打拐工作人员的塑造,相较于写实题材的《我是刑警》等剧,更具偶像剧气质。剧本采用了男女主角 “从敌到友” 的常见叙事模式,这种老套的设定在现实的打拐工作中很难存在,使得角色关系缺乏真实性。而迪丽热巴和金世佳的表演,也未能很好地诠释出打拐民警的特质。迪丽热巴在情绪表达上有所欠缺,让观众难以感受到角色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状态;金世佳的表演则稍显吊儿郎当,与观众心中打拐民警的形象存在差距。
此外,剧中对受害者、受害者家属以及犯罪分子的塑造,都陷入了脸谱化的误区。这可能是由于编剧缺乏实地采风,只能凭借想象构建角色,导致这些角色缺乏立体感,无法让观众产生共鸣。这种失真的塑造,使得整部剧的质感大打折扣。
同时,《利剑・玫瑰》还存在角色诉苦加过度煽情的问题。剧中用大量桥段强调女主角的勤恳工作,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歌咏打拐工作人员,但这种落伍的编剧技法不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,反而让观众感到厌烦。过度的煽情且缺乏原创情感,使得很多桥段更像是法制节目,而非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作品,严重影响了观众的观剧体验。
总体而言,《利剑・玫瑰》虽然拥有打拐这一极具吸引力的题材,主创团队也不乏亮点,但在剧本创作和表演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,未能充分发挥题材优势,承接住观众的期待。希望在后续的剧情中,该剧能够有所改进,以更优质的内容回馈观众,否则,若继续保持这样的质量,恐怕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剧市场中留住观众,其收视成绩也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