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芊芊娱乐

《南京!南京!》:一部争议与深度并存的抗战电影

2025-08-26
        在华语电影的抗战题材领域中,陆川导演的《南京!南京!》始终是一部无法被忽视,且充满话题性的作品。影片于 2009 年上映,截至当下豆瓣评分稳定在 7.6 分,在多年的时间长河里,持续引发着大众的探讨与思索。

        陆川导演在前些年推出的科幻片《749 局》曾一度引起外界广泛关注,这部影片虽然取得了 3.75 亿的票房成绩,然而由于一些创作方面的因素,未能让不少观众满意,网上负面评价诸多,最终豆瓣仅给出 3.2 分。而在此之前的 2009 年,陆川其实已凭借《南京!南京!》走进过舆论的中心。

 

        与部分抗战电影在日军暴行呈现上相对克制的镜头语言有所不同,《南京!南京!》采用了近乎纪录片般的写实手法,将那段沉重历史中令人悲痛的场景尽可能真实地予以展现,给观众带来了强大的视觉与心灵冲击。

 

        这部电影特别之处在于其叙事视角的选择。为了能在艺术表达上有所突破,陆川没有完全从常规的被侵略方视角去讲述故事,而是把一名日本士兵角川作为故事切入点,借由日军自身的角度,尝试去审视与反思南京大屠杀这场残酷战争。这样的创作方式,即便放在当下影视创作环境中,也依旧充满着挑战与争议。毕竟以侵略者视角去展现被侵略者的悲惨遭遇,很容易让大众产生误解,或被认为立场不够明晰。

        在《南京!南京!》上映后的这 16 年来,关于它的争议声始终未曾消散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由于当时的网络环境还未如如今这般发达,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都相对有限,所以影片还是收获了大多数观众的认可。许多人认为,尽管叙事视角新颖且冒险,可影片在对历史的还原度上、演员们的演技发挥上,以及对战争中复杂人性的挖掘上,均有着可圈可点之处。最终《南京!南京!》也收获了 1.68 亿的票房,从商业角度而言,也有一定的成绩。

        《南京!南京!》无疑是一部具有强烈个人艺术风格的电影,陆川以他独有的创作思路,让观众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有了不一样的思考维度。不管外界的争议怎样,它都在华语抗战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促使人们不断地去回顾历史,并且从更多元的层面去审视战争与人性的关系。

 

最新文章

佘诗曼:事业与亲情间的温暖平衡

明星

 

阅读17524

梁家辉:银幕之外的天伦之乐

明星

 

阅读10989

迟蓬:于《生万物》中臻至 “人戏合一” 的无冕戏骨

娱乐

 

阅读16695

萨日娜:用生活化演技勾勒岁月里的温暖长辈

明星

 

阅读10694

王佳佳:于《漂白》中绽放光芒的 “蛇蝎美人”

娱乐

 

阅读13668

冀ICP备2024081979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