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芊芊娱乐

《大捷》:于残酷现实中奏响的抗战悲歌

2025-08-26
        在众多抗战题材影片里,1995 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、吴天戈执导的《大捷》,凭借其独特的叙事和深刻的内涵脱颖而出,在豆瓣上收获了 8.5 的高分。

        《大捷》改编自周梅森的同名历史小说,影片将故事聚焦在卸甲甸小城,讲述了一支由农民等三教九流人员拼凑而成的杂牌军,于马鞍山防线下岗子村前沿阵地,顽强抵御日军 2 万精锐部队的故事 。原县长段仁义担任新编第三团团长,国民党还派遣了参谋长方向公、谭参谋以及报务员白洁芬来到团队之中。这支队伍起初纪律松散,违纪行为不断,经过一番整治后才稍有改观 。可面临大敌当前,国军主力却选择撤退,仅留新三团留守,这无疑是将他们置于危险境地。

 

        而《大捷》一片一大亮点,便是对二战日军常规作战方式的细致还原。日军往往先用步兵小分队进行试探性冲锋,以此确定对手的具体方位,紧接着就会实施大炮轰炸,凭借这样步兵与炮火相互配合的战术,不断对敌方阵地进行消耗直至成功占领。这种作战模式,和后来《血战钢锯岭》中美军在冲绳岛的打法有着相似之处。从这里也能鲜明地看出,当时国军在整体战略、武器配备、士兵战斗素养以及后勤保障等众多层面,相较日军都有着不小的差距。

        尽管实力悬殊,但新三团的成员们在战争打响后,还是逐渐被激发出了顽强的抗争精神,他们顶着日军的疯狂进攻,坚守阵地,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,进行了不屈的抵抗。可令人寒心的是,战斗结束后,这些英勇的战士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善待,还遭受了不公对待,幸存者甚至在授勋仪式上,直接将枪口对准了置他们于险境的 23 路军总司令韩培戈 。这种极具戏剧性与冲突性的情节,也深刻反映出了当时国民党内部的黑暗与腐朽 。

        《大捷》没有渲染宏大的英雄主义,也没有靠夸张特效来博眼球,它只是质朴且不加粉饰地呈现出那段残酷的历史,展现出抗战的艰难困苦,以及普通士兵在战争中的无奈、挣扎与成长。相比于如今一些过度神化我方力量、充斥 “手撕鬼子” 等雷人情节的抗战剧,《大捷》这种对历史本真的追溯和尊重,显得尤为珍贵,它能让观众更真切地触摸到历史脉络,感受到先辈们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,进而更加珍视当下的和平生活。

 

最新文章

佘诗曼:事业与亲情间的温暖平衡

明星

 

阅读15194

梁家辉:银幕之外的天伦之乐

明星

 

阅读13484

迟蓬:于《生万物》中臻至 “人戏合一” 的无冕戏骨

娱乐

 

阅读11974

萨日娜:用生活化演技勾勒岁月里的温暖长辈

明星

 

阅读15250

王佳佳:于《漂白》中绽放光芒的 “蛇蝎美人”

娱乐

 

阅读14190

冀ICP备2024081979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