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芊芊娱乐

《生万物》:严肃文学与大众影视的微妙平衡

2025-08-25
        8 月 24 日,电视剧《生万物》正式落下帷幕,这部以 1926 年到新时代为时间跨度,着重展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抗战期间故事的剧集,凭借其聚焦农民艰辛生存的叙事核心,赢得了爆棚的口碑与收视率,网络播放量在近日更是每日破亿,成为爱奇艺平台的亮眼之作,整体而言,《生万物》基于严肃文学改编的影视化尝试称得上成功。

        在当下不少影视剧热衷于脱离现实、在架空世界中肆意编造的语境下,《生万物》的出现可谓是一股清流。它以相对真实的笔触,勾勒出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,使观众得以窥见祖辈们的生存图景,并从中收获对当下生活的全新感悟。该剧借由农民与土地的深刻羁绊,传递出了独有的生存厚重感,这也正是它得以广受赞誉的关键所在。

 

        不过,倘若以更为严苛的标准审视,《生万物》对原著严肃文学也做出了一定取舍。相较原著中偏于灰暗的人性刻画,电视剧则让人性的呈现更趋温暖。严肃文学往往有着鲁迅式白话文小说的叙事调性,善于在人性至暗之处展现挣扎,《生万物》原著同样不乏此类深刻描绘,可在剧版中,这些至暗内容却被处理得相对明朗化。例如宁苏苏与郭龟腰的情节线,于电视剧里就比小说原著要少了几分沉重。

        这种改变并非毫无缘由,一方面,电视剧作为面向全体观众的艺术形式,需顾虑大众心理承受力,而严肃文学的受众群体通常具备较高阅读量与文学素养,接受尺度本就有所不同。剧中后半部分,编剧似乎有意识地用更多人性中的美好、正能量元素,去冲淡原著的灰暗色调,以至于有观众产生了剧情在后 20 集仿佛更换编剧的观感。

 

        此外,在历史内容的构建上,《生万物》也融入了理想化的想象。如宁地主临终前捐献土地予民主政府的情节,就与写实主义原则相悖,它更多是一种美好的愿景,而非真实的历史原貌。并且在剧情时间线上,该剧将故事结局仅延伸至抗日战争后不久,对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内容选择从略,这也与《生死疲劳》等严肃文学巨著有着叙事侧重点的差异,后者恰恰热衷于展现《生万物》所省略的后续历史阶段。

        虽然《生万物》未能完全复刻严肃文学的深度与叙事厚重感,但不可否认,当下电视剧能够积极向严肃文学汲取养分,这已然是值得欣喜的现象。它的成功也为行业带来启示,我们期待未来影视创作能在借鉴经典的过程中,逐步向严肃文学的尺度与境界靠近,为观众带来更多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。

 

最新文章

《长风少年词》:一场关于青春与成长的奇幻冒险

电视剧

 

阅读11099

《生万物》宁可金为何乐见爹续弦?看懂地主家的 “创业逻辑” 便知

电视剧

 

阅读11752

《脱缰者也》:半部写实的九河下梢群像绘卷

明星

 

阅读13119

《生万物》:严肃文学与大众影视的微妙平衡

电视剧

 

阅读12756

《与晋长安》首播:套路化叙事下的失色之作

电视剧

 

阅读15163

冀ICP备2024081979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