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影《捕风追影》的片方已正式发布公告,坦诚这部即将登上院线的影片改编自经典老港片《跟踪》。这一官宣,无疑从官方层面确认了《捕风追影》对《跟踪》在故事主线等方面的大量借鉴与运用。基于此,不少观众对这部定于 8 月 16 日上映,由成龙、张子枫等一众明星主演的影片前景表示担忧,甚至有人预测它可能会面临票房与口碑的双重挫折。
产生这种担忧,并非仅仅因为当下港片在市场上的表现欠佳。近年来,众多港片在院线上映时,无论是票房成绩还是口碑评价,都难以达到理想状态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观众在港片中难以寻觅到新颖元素,新鲜感的缺失使得大家的观影热情逐渐冷却。好莱坞电影亦是如此,由于缺乏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,观众们也开始谨慎选择。所以,《捕风追影》改编自老港片这一事实,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观众观影决策的阻碍因素。
然而,更为关键的是,《跟踪》的故事能成立,依托的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香港。影片中,黄文展 “狗头”(任达华 饰)和何家宝 “猪女”(徐子珊 饰)作为香港 CIB(Criminal Intelligence Bureau)的职员,肩负追踪珠宝劫案疑犯陈重山(梁家辉 饰)的重任。当时的香港,尚未进入智能手机和 “万物互联” 时代,警方只能凭借传统的跟踪手段来锁定犯罪嫌疑人,这便是《跟踪》故事得以立足的根基。
反观《捕风追影》,编剧导演杨子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了当下的澳门。其故事梗概显示,一伙天才盗匪劫走数亿资产,且凭借超强反侦察能力戏耍警方 “天眼” 系统。但从定档预告片来看,这一设定却暴露出了严重问题。在我国当下,天眼系统运算能力强大,犯罪分子想要躲避其监控,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在此情况下,沿用几十年前的警方跟踪术就显得不合时宜了。
例如,在《捕风追影》定档预告片中,男女主角与犯罪分子同处一个电梯,犯罪分子察觉异样后让男女主角先走。这一情节看似紧张刺激,实则暴露了编剧导演对当下天眼系统的认知不足。在《跟踪》所处的时代,这种同电梯跟踪的情节合情合理,因为当时缺乏先进监控手段,警方需要近距离锁定嫌疑人位置。但在如今天眼系统和万物互联高度发达的时代,警方完全无需与犯罪分子同处一室,在办公室就能借助先进技术轻松锁定嫌疑人所在楼层和具体门牌号。由此可见,《捕风追影》在剧情设定上存在严重滞后性,甚至可以说是对《跟踪》的生硬照搬。
可以说,《捕风追影》目前已显露出诸多令人担忧之处。杨子作为编剧和导演,似乎并未充分理解当下天眼系统和万物互联的强大效力,导致影片设定与现实脱节。若在正片中不能妥善解决犯罪分子如何绕开天眼系统这一核心问题,整部影片将难以自圆其说,沦为胡编乱造之作。对于创作者而言,深入了解现实,积极采风,远比盲目翻拍经典更为重要。希望《捕风追影》在后续能给观众带来惊喜,打破观众对其的担忧,成功在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中闯出一片天地,但就目前情况而言,观众对其保持谨慎态度也不无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