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 月 27 日,日版《水浒传》的预告片在众多中国正规影视平台亮相,瞬间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目光。这部作品由藤泽文翁编剧,若松节朗等执导,织田裕二饰演宋江,反町隆史饰演晁盖,龟梨和也饰演林冲,其蓝本是北方谦三的小说《水浒传》。也许有人会疑惑,《水浒传》明明出自施耐庵之手,怎么会和北方谦三有关呢?实际上,北方谦三的版本是在施耐庵原著基础上进行的改编,用当下流行的说法,可称之为 “魔改”。
大家最为关心的,无疑是日本北方谦三 “魔改” 后的版本与中国原版有何差异。在此需要说明的是,虽用了 “魔改” 一词,但北方谦三的这一版并非某些粗制滥造的低俗改编。相反,他凭借此作品荣获了司马辽太郎奖。在日本,司马辽太郎奖的地位举足轻重,可类比诺贝尔文学奖。该奖项设立于 1998 年,每期奖金为 100 万日元,换算成人民币目前不到 5 万元。从奖金数额来看,与诺贝尔文学奖的 700 万元以上相差甚远,不过这并不影响它在日本文学界的权威性,其地位类似于中国早期的茅盾文学奖。1981 年至 2010 年,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奖金为 5 万元,在当时,这无疑是一笔巨款,而到了 2010 年前后,相对来说金额便不算多了。2011 年起,李嘉诚基金会赞助茅盾文学奖,获奖者奖金提升至 50 万元。所以,从奖金层面考量,日本的司马辽太郎奖与中国的茅盾文学奖具有一定相似性,深受日本文学家重视。北方谦三凭借改编的《水浒传》获此殊荣,足以证明作品具备相当的水准,绝非普通的 “魔改” 之作。那么,这部小说究竟讲述了怎样的故事,又与施耐庵版有何不同呢?
这里有个小插曲,日本的北方谦三为何能够改编中国施耐庵的《水浒传》,难道不怕侵犯版权吗?其实,关于小说版权,中国法律规定创作者生前及其去世后的 50 年内受保护,国外部分国家规定为生前及其去世后 70 年。由于施耐庵早已作古,其《水浒传》已超出版权保护期限,成为公共文化资源,任何人都可进行改编。
施耐庵的《水浒传》广为人知,讲述了各路好汉因个人遭遇,无奈被逼上梁山,最终却又不得不投靠朝廷,沦为牺牲品,相继死去的悲剧故事。许多读者阅读时,都会对梁山好汉投靠朝廷的情节感到惋惜,不禁发问:为何不打到东京,推翻腐朽的朝廷?这也引出了金圣叹腰斩水浒的典故。北方谦三的《水浒传》似乎从中获得启发,水泊梁山的好汉们不再是被迫无奈上梁山,而是有组织、有纪律地主动上山,目的就是为了反抗朝廷。宋江等人也从投降派转变为主战派,梁山的行动方针变成如何在山东与河北发展根据地,进而直捣东京汴梁(今开封)。
北方谦三的这一版《水浒传》并非随心所欲地乱写,而是秉持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。既然要攻打东京,就必须有周密的军事部署和后勤保障。书中的梁山好汉们并非头脑一热就贸然行动,北方谦三在军事与后勤保障方面下足了功夫,正因如此,无论是日本读者还是中国读者,很少有人认为他是在胡编乱造。
事实上,改编《水浒传》在日本小说家群体中并非罕见之事,北方谦三只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一位。中国小说家也曾创作《荡寇志》等作品,从另一个角度对《水浒传》进行故事改编。无论日本版《水浒传》如何改编,其根源始终是施耐庵的原著,本质上都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播。梁山好汉攻打东京的情节,充满了新奇与想象,令人期待。
此外,有网友好奇日版《水浒传》中潘金莲一角由谁出演。目前,尚未有确切消息传出,而且从已知信息来看,日版中甚至可能没有这个角色,大家或许不必再心心念念了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