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马伊琍的演艺事业重回高光时刻,她与文章共同官宣离婚的消息,曾让外界生出诸多揣测 —— 有人认为她是在对方事业停摆时选择切割,这样的阴谋论持续了多年。直到不久前《是个人物》的专访中,马伊琍才缓缓道出真相:她与文章的婚姻,和千万普通夫妻一样,掺杂着性格摩擦、三观冲突与成长失衡的隐痛,这些问题在岁月里不断蓄积,最终才走向分道扬镳。这番坦诚,让所有关于这场婚姻的无端臆测,瞬间烟消云散。
难能可贵的是,即便婚姻未能如童话般圆满,马伊琍也从未否定婚姻本身的价值。在《爱情神话》的观影互动现场,她温柔却坚定地鼓励影迷:“不好的婚姻你可以离开,但世界上也一定会有好的婚姻,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因噎废食。” 在 “女性主义叙事” 常被过度解读的当下,她没有借过往旧事博取关注,也没有放大自身遭遇、渲染婚姻弊端,而是以客观冷静的视角,给出了成熟理智的思考 —— 既不回避婚姻可能存在的问题,也不阻断他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。
人生本就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漫长旅程,面对过往的坎坷,不同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选择。成熟者会从中提炼经验,整理行装奔赴下一段旅程;而有的人却会放大苦难,深陷 “受害者思维” 难以自拔。这让人不禁想起此前《浪浪山小妖怪》的宣传现场,傅首尔三句不离离婚话题,苏敏阿姨 “猪妈妈也应离开浪浪山” 的言论,一度让两人人设遭遇争议。在一部主打合家欢的动漫电影宣传场合,这样的发言显然与氛围不符。即便苏敏阿姨后续用 PPT 解释是为完成主办方要求,也难以完全打消观众疑虑 —— 在网友看来,这些言论更像是在变相劝离、鼓励 “抛夫弃子”。或许两位女性本无此意,但屡次翻炒过往、不分场合散播负面情绪,终究显得不够纯粹与理智。
而马伊琍的清醒,恰恰体现在她从不让自己困在过去的围栏里。她从不会为了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而自揭伤疤、围猎流量,反而常常鼓励身处相似处境的人:“你都不走出,怎么感受到爱情给你的力量。” 她从没想过要成为 “女性独立的精神导师”,却用自己 “一直向前” 的情感观与成长观,为那些在人生路口徘徊犹疑的人,点亮了一盏灯,指明了出口的方向。
对马伊琍而言,过往的经历不是束缚人生的枷锁,而是塑造更成熟自我的养分。她懂得告别错的,也相信会遇见对的;明白婚姻可能有遗憾,却不放弃对爱的期待。这种不沉溺过往、不否定未来的态度,让她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步履从容,也让更多人看到:真正的成长,是历经风雨后依然愿意敞开心扉,走出去,拥抱每一种可能的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