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55岁的王砚辉在《黑白局》中以“涂洪江”一角登场时,观众瞬间梦回2015年《烈日灼心》中那个仅凭3分钟审讯戏便封神的反派。这位被业内称为“剧抛脸”的演员,再次用松弛的表演证明:真正的演技,无需台词也能震撼人心。
一、涂洪江:在灰色地带游走的“江湖警察”
涂洪江的角色设定充满矛盾性:他既是下桐站的反扒传奇,也是游走于法律边缘的“问题警察”。王砚辉通过细节设计赋予角色层次感——常年穿一件起球的藏青色夹克,袖口磨得发白,暗示其经济拮据;与线人接头时总爱嚼薄荷糖,用清凉感掩盖紧张;面对展鹏质疑时,他习惯性用拇指摩挲茶杯边缘,这个下意识动作暴露了内心的波动。
第三集中,涂洪江为保护线人郑小山,不得不向毒贩“八爷”下跪的戏份堪称演技爆发。王砚辉没有选择声嘶力竭的哭喊,而是用颤抖的双手捧起毒贩的皮鞋,缓缓擦拭上面的灰尘。当镜头特写他憋得通红的眼眶时,观众瞬间读懂了这个角色的挣扎——他可以忍受屈辱,但绝不能让无辜者受害。
二、与杨旭文的“师徒博弈”:老戏骨的“降维打击”
作为剧中唯一的“演技派”与“流量派”对决,王砚辉与杨旭文的互动充满张力。首集火车扒窃案中,涂洪江用“鞋带梗”识破扒手后,展鹏追问:“您怎么知道的?”王砚辉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低头系好自己的鞋带,这个动作既是对年轻警察的敷衍,也是对自身经验的自信。
随着剧情推进,两人的关系逐渐从对抗转向理解。第七集中,涂洪江教展鹏如何“像小偷一样思考”:他带展鹏潜入黑市,混在人群中观察扒手动作。当展鹏因紧张暴露身份时,王砚辉突然抓住他的手腕,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:“放松,你现在是个来买假证的普通人。”这种“言传身教”的表演方式,让观众看到老戏骨对角色的深度浸入。
三、王砚辉的“方法论”:从生活细节中汲取表演灵感
在采访中,王砚辉曾透露,为塑造涂洪江,他专门到火车站观察反扒警的工作状态。“他们不能穿得太显眼,但要让人一眼觉得‘这人不像好人’——因为小偷会避开看起来太正派的警察。”这种对职业特性的精准把握,让涂洪江的“市井气”与“警察魂”完美融合。
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对动作戏的设计。第五集中,涂洪江与毒贩肉搏的戏份,王砚辉拒绝使用替身,亲自完成所有动作。他解释:“涂洪江不是年轻警察,他的打法必须符合年龄——用关节技锁喉,而不是拳打脚踢。”这种对细节的苛求,让一场普通的打戏成为展现角色性格的窗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