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芊芊娱乐

蒋雯丽公益行动再升级:联合律所成立“反谣基金”

2025-09-22

2025年11月15日,蒋雯丽携手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、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,共同发起“清朗未来·反谣言公益基金”。该基金首期募资500万元,将用于为遭受网络暴力的乡村儿童提供法律援助、心理疏导及名誉权保护教育,成为国内首个聚焦未成年人网络名誉权的专项公益项目。

初心萌芽:从“受害者”到“守护者”的转变
蒋雯丽与乡村儿童的缘分始于2018年。当时她作为“乡村教育代言人”赴云南山区调研,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,成为网络谣言的“软靶子”。“有个女孩因为被造谣‘早恋’,整整一年不敢去学校。”蒋雯丽在基金启动仪式上回忆,“当时我就想,如果连成年人都难以应对谣言,这些孩子该怎么办?”

2023年“包养谣言”事件后,蒋雯丽团队在处理自身案件时,接触到大量未成年人网络暴力案例。数据显示,2024年全国法院受理的未成年人名誉权纠纷案件中,76%的受害者来自农村地区,而其中仅12%获得有效法律救助。“这些孩子没有公关团队,甚至不知道被造谣可以报警。”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军指出,“蒋雯丽案的胜利让我们看到希望,但更需要系统性解决方案。”

基金运作:三大机制守护“少年的你”
“清朗未来”基金确立了“预防-救助-教育”的全链条保护模式:

法律援助:与全国200家律师事务所合作,为符合条件的乡村儿童提供免费诉讼服务。首期已储备律师志愿者300名,覆盖所有省级行政区;
心理干预: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开发“谣言创伤修复课程”,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,为受害儿童提供12次免费心理咨询;
教育普及:编写《乡村儿童网络素养手册》,用漫画形式讲解“如何识别谣言”“被造谣怎么办”等知识,计划2026年前发放至10万所乡村学校。
基金首个救助案例来自贵州毕节。14岁女生小芸因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跳舞视频,被恶意造谣“被包养”。基金接到求助后,72小时内完成证据固定、律师指派,并协调平台删除谣言内容。目前,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,小芸在心理老师帮助下重返校园。

社会联动:企业、平台、学校共筑“防火墙”
基金的可持续性得益于多方支持:

企业捐赠:某国产美妆品牌宣布,每售出一支“清朗唇膏”即向基金捐赠5元,预计首年筹款超200万元;
平台责任:抖音、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承诺,对标注“未成年用户”的账号开启“谣言防护模式”,自动拦截涉及隐私的恶意评论;
学校参与: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已将“网络名誉权保护”纳入2026年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》,要求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相关主题班会。
在基金启动仪式上,蒋雯丽朗读了一封来自受助儿童的信:“以前我觉得世界很坏,现在知道有这么多叔叔阿姨在保护我们。我会好好学习,长大后也去帮助别人。”她哽咽道:“这就是公益的意义——让伤害不再循环,让善意生生不息。”

行业启示:明星公益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的升级
“清朗未来”基金的模式,为明星公益提供了新思路。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评价:“传统明星公益多聚焦物质捐赠,而蒋雯丽团队抓住了‘名誉权保护’这一社会痛点,通过制度设计实现‘救助一个孩子,影响一个村庄,改变一代观念’的链式反应。”

目前,基金已收到来自演艺圈的23份联合倡议书,包括黄晓明、周迅等艺人承诺将个人公益活动与反谣行动结合。正如蒋雯丽所说:“我曾是谣言的受害者,现在想成为更多人的守护者。这不是终点,而是一个开始——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清朗的网络空间里,自由地成为自己。”

最新文章

陈建斌新片《边城往事》杀青:从“帝王”到“文人”

娱乐

 

阅读10053

陈建斌直播带货首秀翻车:老戏骨“下海”为何遭群嘲?

娱乐

 

阅读10488

陈建斌颁奖礼“坐握门”引争议:老艺术家该不该向流量低头?

明星

 

阅读13154

蒋雯丽跨界艺术展“破界·重生”:用雕塑重构“谣言与真相”

明星

 

阅读16220

蒋雯丽公益行动再升级:联合律所成立“反谣基金”

明星

 

阅读12965

冀ICP备2024081979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