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芊芊娱乐

李小璐直播带货再陷风波:弹幕“做头发”嘲讽背后的行业困境

2025-10-15

2025年11月,李小璐在某电商平台开启秋冬服饰专场直播,试图通过带货重振事业。然而,直播间内满屏的“做头发”“PGone”等弹幕瞬间将氛围推向尴尬。尽管她全程保持微笑介绍产品,但评论区持续刷新的负面言论仍让她数度停顿,最终提前结束直播。这场风波不仅暴露了公众对“劣迹艺人”的零容忍,更折射出直播行业对艺人复出的复杂态度。

直播现场:从期待到失控的转折
李小璐的此次直播筹备已久。她提前在社交媒体发布预热视频,展示自己试穿秋冬新装的画面,并配文“用穿搭温暖这个冬天”。视频中,她身着米色针织衫搭配阔腿裤,状态松弛,评论区不乏“期待”“支持”等鼓励声音。然而,直播当晚,画风突变。

开播仅10分钟,弹幕便被“做头发”刷屏。这一梗源自2017年“夜宿门”事件,当时李小璐被拍到与PGone共度一夜,贾乃亮在直播中称“她去做头发了”,此后该词成为网络调侃她的代名词。面对持续嘲讽,李小璐的团队尝试屏蔽关键词,但网友转而用拼音、谐音继续攻击。她试图转移话题,介绍一款羽绒服时强调“保暖又时尚”,却有观众留言“不如PGone的帽子保暖”,引发哄笑。

最终,直播进行到第45分钟时,李小璐突然低头整理稿件,随后对观众说:“今天身体不太舒服,我们下次再见。”便匆匆下播。据后台数据,这场直播观看人数达120万,但销售额仅37万元,远低于同期其他明星的带货成绩。

行业困境:劣迹艺人的复出天花板
李小璐的直播翻车,并非个例。近年来,多位因道德问题退圈的艺人尝试通过直播带货复出,但大多遭遇抵制。2024年,某因出轨离婚的男演员直播卖货,被网友举报“传播不良价值观”,平台最终下架其直播间;2025年,另一位涉毒艺人转型带货美食,评论区同样充斥“不配赚钱”的指责。

这种现象背后,是公众对“劣迹艺人”的集体记忆与道德审判。根据某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,超70%的受访者认为“艺人违法失德后不应继续从事公众行业”,而直播带货作为高度依赖观众好感的职业,自然成为抵制重灾区。

然而,也有声音认为应给予改过机会。某品牌方负责人透露:“李小璐的带货能力其实很强,她的粉丝购买力不输一线明星,但合作风险太高——一旦引发舆论危机,品牌形象可能受损。”这种矛盾,让劣迹艺人在复出路上陷入两难。

团队应对:从沉默到反击的策略转变
面对持续的舆论压力,李小璐的团队开始调整公关策略。过去,他们选择沉默或删除负面评论,但效果有限。此次直播后,团队通过法律途径向平台投诉恶意弹幕,并发布声明称“网络暴力已对艺人造成心理伤害,将保留追责权利”。

同时,李小璐本人也在社交媒体发布长文,首次正面回应“夜宿门”:“六年过去,我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。作为母亲,我努力给孩子树立榜样;作为创业者,我认真经营品牌。但有些伤疤,不是时间能抹去的。”这篇文字获得部分网友理解,评论区出现“知错能改善莫大焉”的支持声,但仍有大量嘲讽留言。

长期影响:从演员到商人的身份转型
尽管直播带货受挫,李小璐并未放弃商业探索。她创立的服装品牌“lulusmiracle”已开设3家线下门店,主打轻奢风,目标客群为25-35岁女性。据品牌方透露,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40%,其中甜馨多次穿着品牌服装出镜,被网友戏称“最强带货童星”。

此外,李小璐还涉足美妆领域,推出自有品牌口红,主打“国风色系”。她亲自参与配方调试,并在宣传中强调“成分安全,孕妇可用”,试图以专业形象重塑公众认知。这些尝试表明,她正在从“争议艺人”转型为“商业女性”,但如何彻底摆脱过去标签,仍是未知数。

最新文章

郭碧婷“豪门生存法则”:在规矩与自我之间寻找平衡

明星

 

阅读15166

郭碧婷向佐婚变传闻再起:社交媒体碎片背后的婚姻真相

娱乐

 

阅读16106

郭碧婷父亲健康危机下的豪门博弈:亲情、利益与舆论的三角漩涡

娱乐

 

阅读13808

李小璐PGone滑雪同框传闻:旧事重提下的舆论狂欢与理性缺失

明星

 

阅读12217

李小璐甜馨巴黎看秀引热议:星二代的成长与舆论的双重凝视

娱乐

 

阅读11104

冀ICP备2024081979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