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湖南卫视跨年晚会,陈哲远与程潇合作的《迷迭香》因假唱漏洞成为舆论焦点。话筒离嘴仍有声音、与程潇动作错位等细节被网友扒出,结合其2024年《小星星》假唱前科,业务能力遭广泛质疑。这场争议不仅关乎个人职业素养,更折射出行业对偶像演员的包容与双标。
假唱实锤:从舞台漏洞到舆论审判
晚会中,陈哲远与程潇的《迷迭香》原本期待值很高,但表演过程漏洞百出。陈哲远唱歌时话筒未举却有声音传出,与程潇摆造型时手部动作错位,湖南卫视社交媒体甚至上传了假唱过程视频。网友翻出其2024年6月17日演唱《小星星》时的假唱记录,质疑其“演员身份不是假唱借口”。尽管粉丝以“非专业歌手”辩护,但晚会邀请艺人即应保证表演质量,此类失误显然难以服众。
对比其他艺人表现,假唱争议更显突兀。伯克利音乐学院出身的王源因跑调被批评,而孟子义演唱《盛夏的果实》时音准问题像对口型,粉丝却坚持“这是真实实力”。这种双标现象反映出行业对偶像演员的宽容:颜值与流量可掩盖业务短板,但专业歌手需承受更高标准。陈哲远作为偶像演员,假唱争议无疑动摇其职业口碑。
行业生态:流量至上与专业底线的拉锯
陈哲远假唱事件背后,是行业对流量与专业的权衡。晚会为保障直播效果,常要求非专业歌手假唱,但此举牺牲艺术真实性。陈哲远若想长期发展,需提升唱跳能力,而非依赖技术修复。参考黄渤等前辈,演员应通过作品证明实力,而非靠话题维持热度。
此外,舆论对假唱的零容忍态度,预示行业生态变化。网友喊话“不会唱就别上”,反映观众对表演质量的重视。陈哲远若想摆脱争议,需在《燃羽》等新剧中以演技服人,同时加强声乐训练,用实力回应质疑。否则,假唱黑历史将成为其职业发展的长期隐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