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中国君子兰之乡”吉林长春,一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重塑传统花卉经济。依托中科院长春应化所、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力量,当地企业突破种质资源瓶颈,培育出“长春1号”“绿宝石”等30个抗病性强、花色独特的君子兰新品种,推动产业规模突破10亿元,形成从育种、种植到电商销售的完整产业链。

技术攻坚:破解“卡脖子”难题
长春君子兰产业曾长期面临两大困境:一是品种单一,80%依赖进口“日本和尚”“油匠”等老品种;二是抗病性差,易受软腐病、炭疽病侵袭。2018年,长春市农科院联合企业成立君子兰联合实验室,通过基因测序技术锁定抗病基因片段,并采用“远缘杂交+辐射诱变”技术,成功培育出“长春1号”系列品种。该品种叶片厚实、花箭直立,且对低温耐受性提升40%,填补了北方冬季市场空白。

产业链延伸:从“一盆花”到“全链条”
在绿园区君子兰产业园区,智能化温室大棚内,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,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灌溉。企业负责人王海涛介绍,园区已实现“组培育苗—智能种植—电商直播—物流配送”全链条数字化管理,单株君子兰从育苗到上市周期缩短至18个月,效率提升3倍。同时,当地开发出君子兰精油、香薰、叶雕等衍生品,年产值超2000万元。在淘宝“长春君子兰旗舰店”,一款“绿宝石”品种单月销量超5000株,成为网红爆款。
品牌崛起:从“地方特产”到“国际名片”
长春君子兰正加速走向世界。2023年,当地企业与荷兰花卉公司合作,将“长春1号”引入欧洲市场,因其耐寒特性受到北欧客户青睐;在东南亚市场,君子兰因寓意“君子之风”成为高端礼品首选。长春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,2024年君子兰出口额达3000万美元,同比增长45%。正如长春市花卉协会会长李建国所言:“我们不仅要让君子兰美化中国家庭,更要让它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。”
